冯啸辰随着冯立坐长途车回了桐川,对桐川的亲戚只说是回来祭祖拜年的。冯维仁没有亲兄弟姐妹,倒是有一大帮堂亲表亲,从前也是互相走动过的,有一些与冯立的关系还很不错。这次回去,冯立和冯啸辰就住在冯立的一个堂叔家里,然后每日出去拜访其他亲戚,每到一处都有酒席相迎。
亲戚中间做什么营生的都有,除了一部分在乡下务农的,还有十几二十个是在县城工作的,对于县城里的人情世故颇为熟悉。冯立和冯啸辰一起找到这些人,和他们挨个地私下聊天,打听县里的人和事,倒是很快就了解到了许多想要的信息。
亲戚们所介绍的桐川农机厂的情况,与杨海帆说的差不多少:技术实力薄弱,除了两三位老工人的技术还过得去之外,其余的工人基本上就是能够应付而已。事实上,县里的农机厂本来就是干点修修补补的工作,对工人技术的要求不高,也就导致了现在这样一个局面。
农机厂的厂长是个老头,没什么文化,也说不上有啥管理能力,在县里也没什么过硬的背景。冯啸辰相信,如果自己要和农机厂搞合资,用不着他说话,范永康、熊小青就会先把这老头给调走,省得他误事。
关于杨海帆的情况,也是冯啸辰重点要了解的。亲戚中间有四五个是认识杨海帆的,还有一个就在县委工作,算是杨海帆的间接手下,对杨海帆的事情知道得不少。这些人都表示,杨海帆此人算是县委里最有见识的年轻人,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,在当年也不算低了,县里有几个工农兵大学生,水平还远不如他。
杨海帆的人品也得到了众人的认同,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比较“正派”的人,这是当年评价人品的时候经常用到的标准。按照桐川当地人的看法,杨海帆是在浦江见过大世面的人,哪会和桐川这种小地方的人斤斤计较,人家那是大人有大量。
冯立和冯啸辰在桐川县的调查工作,从一开始就落入了范永康和熊小青的视野之中,但他们并没有出面干涉,而是听之任之。杨海帆在与冯啸辰谈过一次之后,就回到了桐川,他告诉两位领导,冯家的人已经倾向于把企业办到桐川县了,在落地之前做一些调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,县里还是不要介入为好。
在桐川县逗留期间,冯啸辰与杨海帆又见了两次面,谈的内容就更加深入了。杨海帆向冯啸辰做了一个比较正式的施政演说,让冯啸辰最终下定了决心,答应未来的合资企业可以聘请杨海帆担任中方厂长。
接着,杨海帆又不知道用什么办法说服了范永康,让范永康同意如